在迷你世界里造一架能飞的迷世面制客机?这事儿我琢磨了半个月
凌晨三点半,我第N次拆掉刚搭好的界里机飞机头——机舱宽度多算了一格,整个比例像被压扁的造客馒头。这大概是迷世面制我在《迷你世界》里尝试造客机的第十七天,从最开始用方块堆个飞机形状就沾沾自喜,界里机到现在对着现实客机图纸调整翼展弧度,造客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迷世面制
一、界里机先搞清楚你要造什么玩意儿
第一次尝试时我犯了个致命错误:把客机当成放大版的造客火箭。结果造出来的迷世面制东西刚启动引擎就直接栽进海里,活像用砖头搭的界里机潜水艇。后来查了《航空器设计基础》才知道,造客客机要考虑的迷世面制破事儿多着呢:
- 升力系统:机翼不是装饰品,得真能产生升力
- 配重平衡:头重脚轻会变陀螺,界里机屁股太重直接倒栽葱
- 动力布局:引擎放哪直接影响转向灵活性
有次我偷懒用彩色玻璃做舷窗,造客结果飞行时发现阳光折射导致驾驶舱根本看不清仪表——这种细节在教程视频里从来没人提过。
二、手把手教你搭出能飞的骨架
1. 机身:从"腊肠"到"流线型"的进化
最开始我用5×5的方块堆机身,飞起来像移动的集装箱。后来发现现实客机截面其实是上下略扁的椭圆,改用阶梯式收边后,飞行阻力肉眼可见变小了。具体数据我列了个对比表:
机身类型 | 方块用量 | 最高时速 |
方形截面 | 320块 | 45km/h |
椭圆截面 | 287块 | 68km/h |
2. 机翼: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造型骗了
看到有人用彩色羊毛搭波浪形机翼,实际测试发现还没平直翼面飞得稳。经过二十多次坠毁(我的创造模式存档里有个飞机坟场),总结出几个要点:
- 翼展长度至少是机身长度的1.5倍
- 前缘要留3°左右上反角
- 千万别用沙子当材料——遇到下雨天机翼会消失
有次我为了美观把引擎挂在翼尖,结果转弯时离心力直接把机翼扯断了...现在都老老实实装在机翼根部。
三、让铁疙瘩真正飞起来的黑科技
用滑动方块当起落架这个设计我吹爆!通过连接驾驶座的转轴控制器,可以实现真实客机的前轮转向效果。不过要注意:
- 转向灵敏度别超过30°,否则滑行时会蛇形走位
- 起落架高度要预留2格缓冲空间
- 记得用发射器模拟反推装置,不然降落跑道根本刹不住
最头疼的是燃油系统。试过用岩浆桶当燃料,结果引擎过热把尾翼烧没了。现在改用红石火把+发射器的组合,虽然续航只有现实客机的1/100,但至少不会自燃。
四、那些教程不会告诉你的翻车现场
有次我精心打造的客机在万米高空突然解体,后来发现是用了太多动态连接件导致卡顿崩溃。现在机舱内部装饰都改用静态方块,牺牲点细节换稳定性。
还有次测试载客量,塞了三十多个村民进去,结果飞机刚离地就提示"实体数量超标"。现在严格控制在12个座位以内——虽然比起现实客机寒酸了点,但总比看着乘客从半空掉下去强。
机舱灯光也是个坑。用荧光晶块会导致夜间驾驶舱反光,后来改用地狱疣+玻璃的组合,光线柔和多了。就是每次起飞前都得提醒乘客:"别碰那些发光的紫色块茎"。
五、现在我的飞机能干嘛?
虽然比不上专业建筑大神的作品,但至少实现了:
- 平稳起降(十次里有八次成功)
- 承载12名乘客+2名机组
- 200公里以上的续航
- 基础仪表盘(速度表是用物品展示框+不同颜色羊毛做的)
昨晚试着复刻737的翼梢小翼,结果手滑多装了个推进器,现在转弯时会自动加速。朋友说这算创新设计,我管它叫保命机制——反正坠机前总能靠爆发力拉起来。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在键盘上,屏幕里那架带着修补痕迹的客机正在跑道上待命。也许下次该试试在机舱里加个迷你酒吧?反正《迷你世界》又不会查乘客的饮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