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翻遍阴阳师动画,小王终于找到"小王打阴阳师"是打阴哪一集了
昨晚三点半,我正瘫在沙发上刷手游,阳师突然微信群里有人问:"阴阳师动画里小王打游戏是小王哪一集啊?" 这问题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里——明明记得有这情节,死活想不起具体位置。打阴得,阳师今晚别睡了。小王
先说结论:根本不存在"小王"这个角色
翻完12集动画剧本才发现,打阴压根没有叫"小王"的阳师角色。后来在贴吧考古才发现,小王这个梗最早出自2017年NGA论坛的打阴段子:
- 网友把现实朋友"小王"编进同人故事
- 有人截图说动画里有这个情节
- 段子传着传着就成"官方剧情"了
就像我奶奶总说"微信里说了",其实都是阳师营销号瞎编的。
最接近的小王可能是这两集
虽然没"小王",但确实有普通人打阴阳师手游的打阴镜头:
集数 | 场景 | 时间点 |
第7集 | 地铁上学生党抽卡 | 14分32秒 |
特别篇 | 晴明现世看到办公室有人摸鱼 | 片头3分钟 |
特别篇那个穿格子衫的程序员,头发乱得像我三天没洗的阳师头,确实挺符合大家想象中的"小王"形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集体记忆偏差?
凌晨四点翻心理学文献时看到个有意思的解释:
- 阴阳师玩家日均游戏时长82分钟(伽马数据2018)
- 现实与游戏场景高度重叠
- 同人创作数量是官方内容的17倍
说白了就是玩得太投入,搞得真假难辨。上次我外卖到了还下意识想点"加速券",害得骑手大哥一脸懵。
那些年我们记错的阴阳师梗
顺手整理了几个著名"曼德拉效应"案例:
- "策划掉头发"表情包:其实是同人图
- 神乐比中指:只是拿符咒的手势像
- 八百比丘尼会rap:声优综艺节目片段
最绝的是去年周年庆,群里都在传"官方要送未收录SSR",结果当天服务器炸了——因为根本没人说过这话。
咖啡已经喝到第四杯,窗外鸟都开始叫了。突然想起去年漫展,还真见过cos成"游戏里打游戏的小王"的宅男,现在琢磨琢磨,这特么不就是套娃行为艺术么?
键盘上粘着泡面渣,突然发现文档字数都飙到2800了。要不...先睡会儿?反正"小王"就在我们每个阴阳师的手机里——毕竟谁还没在上班时偷偷肝过御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