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游戏圈子里,手机不少同行都在吐槽做手游就像走钢丝——得时刻注意别踩到法律红线。游戏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那些开发过程中必须留意的中的遵循法律要点,都是法律法规实打实的干货。
一、手机用户隐私这事马虎不得
现在手游里收集玩家手机号、游戏定位信息早就是中的遵循家常便饭,但千万别以为这是法律法规自家后院随便挖。去年某大厂就因为在用户不知情时收集了通讯录,手机被罚得肉疼。游戏"隐私政策写得跟天书似的中的遵循"这种借口可不好使,得用大白话告诉玩家:
- 要收哪些信息(比如设备型号、法律法规位置)
- 拿这些数据干啥用(别偷偷卖给广告商)
- 怎么保证安全(加密措施得跟上)
关键法规 | 必做事项 | 踩雷后果 |
《个人信息保护法》 | 单独弹窗获取授权 | 最高年收入5%罚款 |
《网络安全法》 | 数据跨境传输备案 | 下架整改+通报批评 |
二、手机原创内容才是游戏铁饭碗
前阵子有家公司因为角色设计撞脸某动漫IP,直接吃了官司赔了八位数。中的遵循美术同学画图时可得长点心:
- 角色服装别照搬热门IP
- 背景音乐要么原创要么买授权
- 游戏图标别搞"碰瓷"设计
知识产权保护三件套
- 软件著作权登记(上线前必须搞定)
- 商标注册(主名字+主要角色名)
- 专利申请(特殊玩法可申请专利)
三、防沉迷不是做样子
现在监管部门查未成年人保护可是动真格的。上周还有款游戏因为夜间能随便玩被通报,记住这几个硬指标:
- 22:00-8:00彻底锁死未成年人登录
- 单次充值超过500就要人脸识别
- 游客模式不能充值
年龄分段 | 消费上限 | 游戏时长 |
8-16岁 | 月400元 | 日均1.5小时 |
16-18岁 | 月800元 | 日均2小时 |
四、这些红线碰不得
有家公司去年在游戏里搞抽卡概率不透明,直接被玩家告上法庭。这几个坑千万注意:
- 开箱子必须公布精确概率
- 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赌博机制
- 充值返现活动要明确说明有效期
内容审核自查清单
- 血效颜色不能太鲜艳
- 女性角色服装不能过露
- 文字不能出现敏感词
说到底,合规这事就像给游戏穿防弹衣。虽然前期费点功夫,但总比中枪了再补救强。最近看到同行群里有人分享他们的法务检查清单,倒是可以借鉴着搞个自查表,每次更新版本前都过一遍。毕竟现在玩家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可别在小河沟里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