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何手和混午后,我总爱抱着手机在阳台录笛子曲。机吹件上进行最近发现用「笛友圈」和「随身乐队」做多轨录音特别有意思,笛软多轨就像搭积木似的录音把不同声部叠起来。这里把我折腾出来的何手和混经验分享给大家,保证比单纯对着麦克风吹更有趣。机吹件上进行
一、笛软多轨选对趁手的录音录音工具
市面上的音乐软件多得让人眼花,这几个我用下来最顺手:
- 「随身乐队」:自带128种音色,何手和混支持最多16轨录音
- 「FL Studio Mobile」:专业级的机吹件上进行混音台,能精细调节每个频段
- 「BandLab」:云端协作很实用,笛软多轨和网友合奏超方便
功能对比 | 音轨上限 | 内置效果器 | 导出格式 |
随身乐队 | 16轨 | 混响/压缩/均衡 | MP3/WAV |
FL Studio | 99轨 | 多段压缩/声像控制 | WAV/FLAC |
BandLab | 无限轨 | 自动修音/降噪 | MP3私有格式 |
二、录音录音前的何手和混必要准备
别急着点录音键,先做好这3件事:
- 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机吹件上进行上次录到一半来个电话全毁了
- 准备个防风毛套,笛软多轨直接对着手机吹气声特别明显
- 用耳机监听,能实时听到自己的吹奏效果
三、实战多轨录音流程
以「随身乐队」为例,录制《茉莉花》合奏版:
- 第1轨:主旋律用G调笛,开节拍器录基准音
- 第2轨:加花部分切到D调笛,注意避开主旋律气口
- 第3轨:用合成器铺底,模仿古筝的流水声
重点来了!每录完一轨记得打开音轨独奏检查,有次我把两个声部叠在一起才发现跑调了。导出分轨文件时建议存WAV格式,后期处理余地更大。
四、混音就像炒菜调味
在「FL Studio Mobile」里调音色的小窍门:
- 主旋律加15%大厅混响,尾音会有在山谷回荡的感觉
- 中低频衰减3dB,能减弱笛膜的沙沙声
- 用侧链压缩让伴奏自动避让人声
上次给《姑苏行》做自动化处理,把笛声的渐强渐弱调得特别自然。不过别加太多效果,有回手滑加了电音效果,好好的民乐变成夜店风...
五、设备搭配小心得
经过多次测试,这套组合性价比最高:
- vivo X90 Pro+:自带独立HiFi芯片,底噪控制优秀
- 铁三角AT9912iS:迷你枪麦,拾音指向性强
- Type-C转3.5mm转接头:要买带DAC芯片的版本
记得定期清理手机麦克风孔,上次发现录音发闷,结果是用牙签挑出好多絮状灰尘。现在每次录音前都用软毛刷扫两下,音质明显透亮许多。
手机型号 | 延迟表现 | 推荐采样率 |
iPhone14 Pro | 12ms | 48kHz |
小米13 Ultra | 18ms | 44.1kHz |
华为Mate50 | 25ms | 32kHz |
窗外的麻雀又在叽喳了,今天先写到这儿。其实手机录音最有趣的就是随时捕捉灵感,上次买菜路上突然来了段旋律,马上掏出手机录下来,后来发展成完整的《早市即兴曲》。期待听到大家的创意作品,说不定哪天能在软件的热门榜单相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