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声优拿起竹笛:蛋仔派对的声优幕后玩家们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录音棚外的竹笛自动贩卖机前,冰镇可乐罐上的蛋仔水珠滴在拖鞋上。棚里突然传来一阵竹笛声——不是派对传统民乐那种,而是声优带着电子游戏音效的混响版《超级玛丽》主题曲。推门看见配音演员小鹿正用笛子顶着台本,竹笛给《蛋仔派对》里的蛋仔粉色团子配摔倒音效。
声优们的派对秘密武器
很多人不知道,游戏配音现场最吵的声优根本不是人声。上次去探班,竹笛录音师给我看他们的蛋仔"奇葩音效清单":
- 捏碎方便面模拟骨骼断裂
- 用吸管吹奶茶杯制造气泡音
- 最绝的是某老师用竹笛模仿过山车轨道摩擦声
"你以为我们在配卡通片?"小鹿把笛子横过来当鼓槌敲凳子,"其实是派对在搞声音实验。"她手机里存着二十多种笛膜调试方案,声优从超市收银纸到医用胶带都试过。竹笛
竹笛在配音棚的蛋仔另类打开方式
游戏场景 | 传统配乐 | 声优玩法 |
角色滚动 | 低音鼓点 | 笛膜震动+口水音 |
高空坠落 | 合成器滑音 | 快速指法+突然断气 |
有次配"炸弹蛋"爆炸前的倒计时,录音师突发奇想让她用笛子模仿引线燃烧。结果试到第七遍时,隔壁棚拍抗日剧的烟火师跑来问:"你们这炸药包音效挺逼真啊?"
蛋仔声库里的江湖
凌晨四点的休息室,几个声优在分食冷掉的章鱼小丸子。穿恐龙连体裤的男生突然开始用笛子吹《蜜雪冰城》主题曲——这是他们的行规,谁NG次数最多就要才艺表演。
根据非正式统计:
- 80%的声优会两种以上乐器
- 竹笛是仅次于口技的第二大"作弊工具"
- 录制儿童向游戏时消耗的润喉糖是恐怖游戏的3倍
小鹿的笛子最近缠着《原神》痛贴,但吹出来的全是《蛋仔派对》里那种欠揍的"biu~biu~"效果音。有次配得太投入,笛膜破了个洞,她直接即兴改成漏气音效,被导演夸"比设计稿更有灵魂"。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魔性音效
玩过《蛋仔派对》的应该都对"弹簧蛋"的"duang~"有印象。其实最初版本是小鹿吹笛子时手机掉进马克杯里的录音,混音师加了八层效果器。现在每次录制新角色,她都要在谱架上贴满便签:
- 紫色便签:需要笛子+人声和声
- 绿色便签:允许即兴发挥
- 红色便签:绝对不要吹出《百鸟朝凤》味
上周录制新角色"哑铃蛋"时,她不小心把笛子吹出了健身教练喘气声。导演愣了三秒说:"这个好,保留。"
棚虫们的生存法则
录音师老陈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胖大海,他电脑边上贴着声优们的"危险等级":
危险行为 | 肇事者 | 成果应用 |
用笛子打节拍时敲碎监听耳机 | 小鹿 | 现用于"玻璃蛋"破碎音效 |
吹奏时喷麦制造爆音 | 恐龙睡衣小哥 | 调整为"炸弹蛋"引信声 |
最绝的是某次配"粘液蛋"移动音效,小鹿往笛子里倒了半瓶果冻。录音师差点疯掉,但混音后居然真有种黏糊糊的蠕动感。现在这招被写进公司内部手册,标题叫"关于食品添加剂在声学工程中的应用"。
天快亮时,小鹿终于录完最后一组"开心跳跃"音效。她瘫在沙发上用笛子戳外卖APP,突然说:"其实最难的音效是'普通走路'——要让玩家听出这是只快乐的蛋,但不能太嘚瑟。"笛子尾端还粘着昨天配"巧克力蛋"时蹭到的可可粉。
自动贩卖机又"咔嗒"响了一声。不知道哪个夜猫子同事买了罐啤酒,气泡炸开的声音莫名像游戏里的庆祝音效。小鹿条件反射地摸出笛子,即兴吹了段变调的《欢乐颂》——这个凌晨的即兴创作,说不定哪天就会出现在某只蛋仔的胜利动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