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画蛋仔派对材质包:从线稿到上色全流程

凌晨3点还在改稿的画材我突然想通了一件事——画材质包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质包怎么让那些圆滚滚的蛋仔看起来自带"想捏"的冲动。去年给《蛋仔派对》画过三套材质包的蛋仔血泪经验,今天全倒给你们。派对

一、图片准备工作比画画更重要

我的画材数位板上现在还粘着去年画废的第三版草稿,提醒我千万别跳过这步:

  • 官方素材包:去官网下载角色模板,质包每个蛋仔的蛋仔UV展开图都是固定好的
  • 色卡本子:准备个实体色卡本,屏幕显色和游戏内效果能差出20%饱和度
  • 诡异小道具:真买了个鸡蛋放桌上转着观察高光,派对后来发现煮熟的图片更方便固定角度
工具致命细节
PS/SAI记得开sRGB模式,不然导入游戏颜色会灰
CSP材质笔刷要调低颗粒感,画材蛋仔表面要像剥壳鸡蛋

二、质包线稿的蛋仔玄学技巧

凌晨两点半最容易出现的幻觉:觉得随便勾线也能用。但蛋仔的派对轮廓线其实藏着魔鬼细节:

  • 顶部轮廓线要比底部粗0.5px,模拟重力挤压感
  • 在膝盖、图片手肘处故意画歪0.3mm,瞬间就有QQ弹弹的感觉
  • 眼睛位置要低于几何中心,这是萌系角色黄金比例

有次我偷懒用对称工具画眼睛,结果测试时发现角色总像在瞪人。后来在《游戏角色微表情设计》里看到,故意把右眼画低1像素反而更生动。

2.1 那些容易翻车的结构

蛋仔的手掌根本就是反人类设计——五根香肠粘在糯米团子上。经过17次修改后总结出:

  • 手指间距要等比收窄,像扇骨那样展开
  • 手腕处必须加道浅浅的凹痕,否则像戴了橡胶手套
  • 指甲用半透明渐变,别用纯白色

三、上色就像煮溏心蛋

调色盘打翻过三次才明白,蛋仔的材质根本不是"平涂-阴影"那么简单:

区域色相偏移技巧
头顶往紫色偏5%,避免塑料感
底部加10%环境光,模拟地面反光

最绝的是腮红画法:先用喷枪铺层浅橙,等五分钟(真的需要晾干),再用硬边笔刷点两坨粉,最后用涂抹工具往斜上方拉出绒毛感。这个技巧是从我妈打腮红的手法里偷师的。

3.1 高光生死线

测试版材质包被退回来六次,全栽在高光上:

  • 主高光要偏离几何中心,跟着虚拟光源走
  • 边缘光必须带点补色,比如蓝色皮肤就加丝青绿
  • 反光强度控制在65%-75%,太亮像抹了猪油

有次通宵调高光参数,第二天发现把蛋仔画成了电灯泡。后来发现用浅灰色代替纯白就能解决,这招写进过《手游材质渲染规范2023》。

四、测试阶段的骚操作

交稿前夜永远在改图,这几个邪门方法救过我的命:

  • 把屏幕倒过来看,瞬间能发现比例问题
  • 用手机摄像头隔着毛玻璃拍,模拟低清设备效果
  • 让五岁侄子玩十分钟,观察他总想戳哪个部位

上次有个材质包在电脑上看着完美,导入游戏后却像蒙了层雾。后来发现是忘了关PS的"图层效果继承",这个坑《材质包制作避坑指南》里都没写。

画到第七套材质包时才顿悟,最好的质感其实是——让玩家觉得这蛋仔应该有自己的体温。现在桌角还放着那个被我盘出包浆的熟鸡蛋,它比任何教程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