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以前做的妈咪那些蛋仔派对视频,现在看还是视对笑到肚子疼
凌晨两点翻手机相册,突然划拉到三年前我妈拍的频蛋"自制蛋仔派对"系列。那时候《蛋仔派对》还没火,仔派老太太纯粹是妈咪看我在厨房捣鼓舒芙蕾失败十几次,抄起手机就说要给我露一手。视对现在回头看这些视频,频蛋画质糊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仔派,但每个镜头都冒着热乎气儿。妈咪
一、视对老太太的频蛋野生美食实验
我妈做视频根本不懂什么"黄金构图"或"光线法则",手机往微波炉顶上一架就开始表演。仔派最经典的妈咪画面是她系着印有"厨神"二字的围裙(超市满赠款),举着打蛋器像握荧光棒似的视对对着镜头喊:
- "今天教大家用平底锅做爆浆蛋仔!"
- "没有模具?频蛋电饭锅内胆也能行!"
- "面粉结块别慌,拿我织毛衣的筛子过两遍"
有次她把玉米淀粉当成低筋粉,做出来的蛋仔硬得能砸核桃。视频里我爸配合演出,假装咬不动还崩了颗假牙(其实是早上啃排骨掉的),这段现在在家族群还是过年必放片段。
1. 那些年翻车的名场面
翻车类型 | 经典语录 | 补救措施 |
面糊炸锅 | "哎哟这煤气灶火候比我还暴躁" | 撒巧克力粉伪装成豹纹款 |
蛋仔粘锅 | "锅底抹油了呀...哦用的护手霜" | 改名叫"熔岩蛋糕"端上桌 |
奶油塌方 | "打发的奶油怎么比股票跌得还快" | 插上生日蜡烛当蛋糕卖相 |
二、土味教程里的真功夫
别看视频拍得随意,老太太有几个配方我现在还在用。她自创的"三秒判断面糊法"特别神——用筷子划拉面糊,痕迹能保持三秒不消失就刚好。比那些要测比重、看温度的专业教程实用多了。
有回她教怎么用矿泉水瓶挤面糊:
- 剪掉瓶底当漏斗
- 瓶口扎五个眼
- 转着圈挤就是标准圆形
这招拯救了多少没买裱花袋的新手,后来我在某美食博主的付费课程里看到类似技巧,差点没笑出声。
2. 被我们忽视的厨房智慧
翻看她二十多期视频,发现很多现在网红店在用的套路:
- 往蛋仔里包冻水果块,爆浆效果比流心芝士更清爽
- 撒饼干碎前先喷点水,能粘得更牢
- 微波炉转10秒花生酱再挤馅,流动性刚刚好
最绝的是她处理剩余面糊的方法——倒进烤盘做成薄脆,掰碎拌酸奶就是早餐。这种物尽其用的思路,比现在那些"每天倒掉半桶面糊"的网红店高明多了。
三、为什么这些视频越看越香
现在4K美食视频满屏都是,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重看我妈的"蛋仔翻车合集"才明白:
- 镜头会跟着锅里的气泡微微颤动
- 背景音里有我爸看新闻联播的动静
- 出锅时总忍不住先偷吃半个
有期视频拍到一半油烟机坏了,后半段她戴着泳镜炒馅料的画面,比任何精致摆盘都让人食指大动。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真实感,就像刚出炉的蛋仔——边缘有点焦脆才够味。
昨天试着按她最早的那个配方又做了一次。面糊还是容易挂壁,挤的形状依然歪歪扭扭,但咬下去的瞬间,三年前厨房里的笑声突然就顺着热气飘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