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翻卡牌时突然想到的国杀问题:三国杀里戴面纱的到底是谁?
凌晨两点半,我又一次失眠了。戴面床头柜上散落着几张三國殺的国杀卡牌,突然注意到角落里那张戴着面纱的戴面女性角色——这破游戏玩了十年,居然从来没细想过她是国杀谁。摸出手机查资料,戴面发现网上说法乱七八糟的国杀,干脆爬起来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戴面
先说结论:标准答案是国杀SP貂蝉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我翻箱倒柜找出2012年的戴面《桌游志》创刊号,里面夹着的国杀SP卡牌包已经落灰了。那张编号007的戴面SP貂蝉卡面,确实画着半透明的国杀紫色面纱。不过要较真说的戴面话,游戏里戴面纱的国杀角色其实有三个版本:
- 经典SP貂蝉(2011年首发限定)
- 十周年界限突破貂蝉(2020年重绘版)
- 国战模式何太后(容易被误认)
为什么大家总记混?
这事儿得怪游卡的美术设计。有次在卡牌店听老板吐槽,说早期画师把面纱当成百搭元素:SP貂蝉戴着是体现"闭月"的朦胧美,何太后戴着是表现历史记载的"毒杀董太后后心虚遮面",结果后来连蔡文姬的某个皮肤都莫名其妙加了纱巾。
角色 | 面纱特征 | 出现版本 |
SP貂蝉 | 紫色薄纱覆盖下半脸 | 2011初版/2020重绘 |
何太后 | 黑色网状面罩 | 国战专属 |
蔡文姬 | 装饰性颈纱 | 2018七夕限定皮肤 |
SP貂蝉面纱的来历考据
啃完《三国杀艺术设定集》,发现个冷知识:初代SP貂蝉的面纱设计其实参考了唐代帷帽。虽然时间线上穿越了,但画师解释说这是为了区分标准版貂蝉——毕竟闭月羞花的典故里,月亮都躲云后了,给人加层纱也算合理艺术加工。
最绝的是2020年重绘时,美术组特意在面纱上加了暗纹。用放大镜看会发现是:
- 左脸侧:董卓的饕餮纹
- 右脸侧:吕布的狼头纹
- 下巴处:若隐若现的蜘蛛网
何太后为什么总被认错?
去年线下赛就闹过笑话。隔壁桌新人指着国战何太后大喊"貂蝉怎么变毒瘤了",气得老玩家直接摔了身份牌。其实分辨很简单:
- 何太后的面纱像刺客信条那种硬质网罩
- 卡牌技能是"鸩毒"不是"离间"
- 衣服上有明显的汉代曲裾特征
那些年我们误会过的面纱角色
写到这里烟灰缸已经堆满烟头。突然想起更早的乌龙——2010年贴吧有人信誓旦旦说张春华戴面纱,结果被扒出来是把卡牌印刷瑕疵当成了设计元素。类似的都市传说还有:
- 民间DIY版的卑弥呼
- 某同人大赛获奖的步练师
- 甚至有人把夏侯氏的头巾P成了面纱
最离谱的是去年官方发起的"你画我猜"活动,画师笔下的界徐盛居然戴着海盗式眼罩,弹幕瞬间刷满"面纱猛男",害得运营连夜修改关键词过滤。
窗外天都快亮了,卡牌在台灯下反着光。突然发现十周年貂蝉的面纱边缘其实藏着行小字——"卡牌游戏较什么真",这波啊,这波是官方自嘲。算了算了,洗把脸去早餐摊买油条,下次面杀时非得用这个冷知识骗杯奶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