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把咖啡洒在键盘上时,文青我终于在「网络小说家模拟」里完成了处女作的模拟最后一章。这个被我戏称为「文青模拟器」的器虚游戏,用整整三个月时间让我体验了从萌新写手到人气作者的拟创蜕变。记得第一次打开游戏时,作修我对着空白的罗场文档发呆了半小时——原来构思故事比高数题还让人头秃。
在虚拟世界里当个真实的文青码字工
游戏开局要选择创作方向时的纠结程度,堪比大学填报志愿。模拟我盯着屏幕上的器虚六大分类十二个子类,鼠标在「奇幻修仙」和「都市异能」之间来回游移。拟创直到瞥见角落里的作修「混搭实验」选项,突然想起上周在食堂听见的罗场对话:「现在最火的是赛博朋克修仙文!」
- 世界观构建器:用拼图模式组合「蒸汽朋克+山海经」
- 人物关系网:每个NPC都有隐藏故事线等待触发
- 时间流速调节:真实还原卡文时的文青度秒如年
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细节设计
凌晨三点的游戏场景里,显示器蓝光会真实影响角色「灵感值」。模拟有次我贪玩连续熬夜三天,器虚主角直接触发「腱鞘炎」debuff,码字速度暴跌50%。最绝的是读者评论系统,差评会像弹幕一样从屏幕右侧飘过:「作者是不是换人了?」「水文警告!」
创作阶段 | 关键事件 | 成功率 |
新人期 | 被编辑退回大纲 | 78% |
成长期 | 登上新书榜 | 43% |
成熟期 | 版权拍卖会 | 16% |
比现实更残酷的创作修罗场
游戏里的「灵感捕捉」系统让我又爱又恨。某个雨夜,主角在便利店买泡面时突然触发「关键剧情点」,必须五分钟内完成场景描写。我的手速跟不上脑洞,眼睁睁看着「灵光一现」的图标变成灰色——这种痛,就像眼睁睁看着火锅里的毛肚煮老了。
编辑部的魔鬼特训
当我第七次收到退稿邮件时,终于解锁了隐藏的「编辑特训」副本。那个顶着熊猫眼的NPC编辑,说话比我的高数老师还毒舌:「这段打斗描写,就像用微波炉加热的法式鹅肝。」但在他指导下,我的「节奏掌控」技能确实从青铜升到了白银。
书架上的《经典情节30种》突然开始闪光,点开后居然跳出互动写作课。游戏角色跟着视频做人物小传练习时,我现实中的笔记本也不知不觉记满了素材——这算不算跨次元学习?
当虚拟读者变成真实知己
某天深夜,游戏里的读者论坛突然跳出一条长评。那个叫「墨染青衫」的读者,居然把我埋的三处伏笔串成了完全没想到的故事走向。我盯着屏幕怔了五分钟,手抖着在便签本记下这个绝妙创意,窗外的蟋蟀声和游戏里的消息提示音混在一起。
现在每次登录游戏,我都会先点开「全球创作天梯榜」。看着自己那本《赛博山海》的封面在榜单上缓缓爬升,突然理解为什么室友打排位赛时会对着屏幕大喊大叫。当某天发现游戏里的小说章节数超过了我的大学作业字数,这到底该骄傲还是该哭?
雨滴打在宿舍玻璃上的声音,和游戏里主角敲击机械键盘的声效渐渐重叠。我保存好刚写完的仙侠机甲大战章节,闻到楼下飘来的关东煮香气——这次,该给自己加个夜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