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天,律师我跟着师父老张第一次出庭辩护。守代被告是价正见账个工地摔伤后讨薪被诬告"聚众闹事"的农民工。师父让我整理证据时反复念叨:"咱们这行不是律师帮坏人,是守代守规矩。"那天我看着他在法庭上被旁听席的价正见账大爷骂"黑心律师",突然明白正义的律师价签上,标着常人看不见的守代数字。
藏在法条背后的价正见账人生账本
上个月同学聚会,在检察院工作的律师小李问我:"你们接个案能挣多少?"我没回答。其实那个月我正为个被诬告性侵的守代大学生搜集监控录像,他父母抵押了房子付律师费。价正见账有天下暴雨,律师他妈妈抱着装现金的守代塑料袋站在律所门口,塑料袋破了个洞,价正见账雨水把钞票泡得发软。
案件类型 | 平均耗时 | 经济成本 | 心理损耗 |
无罪辩护 | 6-18个月 | 5-20万 | 高(需对抗舆论) |
轻罪辩护 | 3-6个月 | 1-5万 | 中(程序性对抗) |
重罪辩护 | 12-36个月 | 20万+ | 极高(面临道德审判) |
时间的重量
老张经手的故意杀人案,足足用了四年三个月。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去看守所,光会见笔录就摞满两个文件箱。有次他女儿发烧到39度,还在和检察官争论血迹鉴定报告。后来胜诉那天,被告父亲跪在地上磕头,老张的白头发比接案时多了三分之一。
那些看不见的价码
- 律所保洁王姐总抱怨:"茶水间的烟灰缸,刑辩律师办公室的最快满"
- 去年所里体检,35岁以上律师70%查出甲状腺结节
- 新人律师小林接诈骗案后,被网友人肉出家庭住址
记得有次聚餐,民商法律师聊着新买的宝马,我们刑辩组的都在讨论哪种降压药副作用小。师父灌了口白酒说:"别眼红,咱们挣的是买命钱。"
良心秤上的砝码
处理过最揪心的案子,是个吸毒母亲遗弃婴儿的案子。婴儿最终没救活,但我发现她被抓时正处于戒断反应期。庭上提交医疗记录时,旁听席砸过来个矿泉水瓶:"畜生还配请律师!"那是我第一次在法庭上流泪,冰凉的液体顺着卷宗往下淌,分不清是矿泉水还是别的。
在钢丝上跳舞
《律师的困境》书里说得好:"辩护律师像在暴风雨里撑伞的人,既要挡住法律的雨,又不能被道德的狂风吹跑。"有个前辈接过富二代的交通肇事案,发现对方酒驾却要求做无罪辩护,他宁可赔违约金也要解除委托。
选择困境 | 现实考量 | 道德压力 |
接高风险案件 | 律所运营成本 | 公众舆论谴责 |
做无罪辩护 | 证据链完整性 | 受害人家庭压力 |
解除委托 | 违约金损失 | 职业伦理约束 |
现在每次路过法院门口的银杏树,都会想起那个被诬告的大学生。他拿到无罪判决那天,树上的叶子金灿灿的,他妈妈蹲在台阶上哭得站不起来。老张把律师费退了三分之一,说:"给孩子买点营养品。"
锈蚀的天平
司法鉴定中心的周工常跟我叹气:"现在十个伤情鉴定,八个当事人带着微型摄像机来。"有次他查出轻微伤被改写成轻伤,家属直接往他车里塞信封。那天下班,我看见他在停车场暴跳如雷地吼:"这是要砸我饭碗啊!"
最近老张开始带徒弟整理"失败案例集",第一页就写着2008年的拆迁案。当时他取证时被安保打断三根肋骨,最后还是败诉。现在那个城中村盖起了购物中心,当年被打的村民在门口摆摊卖糖炒栗子,见到我们总会多抓一把栗子。
窗外的蝉鸣突然大了起来,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邮件提醒。某个案件的补充证据到了,我拧开冷掉的茶水灌了一口,苦得皱了皱眉。走廊传来实习生的脚步声,啪嗒啪嗒的,像是某种永不妥协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