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不是皇帝过家家:我在帝国沙盘上踩过的坑和挖到的宝
上个月我在御花园喂锦鲤时突然顿悟,治理国家就跟玩《星露谷物语》似的沙盘——既要种田搞基建,又要下矿打怪物。治理只不过这次我的记坑存档是活生生的三千万百姓,手滑点错选项可没有读档重来的皇帝机会。
一、沙盘兵马未动,治理粮草先把自己吃穷了
记得刚登基那年,记坑我雄心勃勃地组建了二十万铁骑,皇帝结果秋收时户部尚书跪在殿前哭诉:「陛下,沙盘咱们的治理军粮只够吃半个月了。」那时我才知道,记坑养个重骑兵的皇帝开销能顶三百个农夫的口粮。
1.1 穷皇帝的沙盘暴兵指南
- 屯田兵制度:让士兵农忙时种地,闲时训练,治理像极了大学生边上课边兼职
- 弩箭作坊流水线:把造箭工序拆成十道,效率提升四倍,堪比宋朝的军器监
- 战马优选计划:引进西域大宛马和本地蒙古马杂交,培育出适应各种地形的「混血宝马」
兵种 | 单日耗粮 | 训练周期 | 性价比 |
重骑兵 | 5石 | 2年 | ★★☆ |
弩兵 | 1.2石 | 6个月 | ★★★★ |
山地步兵 | 0.8石 | 3个月 | ★★★☆ |
二、外交场上的狼人杀游戏
去年草原十八部来朝贡时,他们的可汗送我九匹白骆驼,转头就吞并了三个藩属国。现在我会在接见使团时玩点小花招:
2.1 宴会桌上的心机套餐
- 故意「喝醉」说漏边关驻军数量,其实报的是三年前的旧数据
- 让宫女端着岭南荔枝出现,暗示我国物流系统发达
- 在御花园「偶遇」波斯商人,其实是我安排的临时演员
2.2 和亲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公主嫁到吐蕃时,陪嫁队伍里有二十个工匠、三百卷农书,还有会做豆腐的厨子。现在吐蕃赞普每天早膳都要吃豆浆油条,边境驻军比五年前减少了四成。
三、朝堂里的鱿鱼游戏
那些整天嚷嚷「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老臣,去年集体反对我的运河计划。直到我带着他们去体验了把「官员漂流记」——坐船从余杭到洛阳,比走陆路省了二十三天。
3.1 让奏折说人话的秘诀
- 要求所有奏报先写百字摘要,像极了论文查重
- 发明「奏折段位制」:青铜奏折直接打回,王者奏折赏赐砚台
- 每月举办「最扯淡奏折」评选,上榜者罚抄《资治通鉴》
3.2 科举改制实验班
去年殿试考了道应用题:「若蝗灾导致亩产减半,如何保证税赋收入?」状元郎的方案里居然包含以工代赈、开放常平仓、组织百姓捕蝗等七条对策,比户部那些老油条强多了。
四、皇宫里的数据中台
我在司天台偷偷培养了批「天气预言家」,他们用二十八宿推演法结合民间谚语,居然把雨季开始时间预测精确到了三天内。现在户部会根据天气周报调整漕运计划,去年光是省下的霉变粮食就够五万大军吃一个月。
4.1 我的情报系统2.0
- 驿站快递员兼职民情调查,每月反馈市井物价
- 让画师把通缉令画成连载漫画,百姓追更时顺便抓逃犯
- 训练信鸽玩「一站到底」,现在送密信比八百里加急还快
御书房的地图又该更新了,新归附的南诏部落送来了孔雀石颜料。工部尚书正在嘀咕该把新设的河西四郡涂成朱砂色还是靛蓝色,窗外的蝉鸣混着冰鉴散发的凉气,砚台里的墨汁渐渐晕开成边境线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