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报那个改变人生的名表报名表

去年深秋的某个周末,我正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到冠突然看到本地骑行俱乐部发布的龙脊「龙脊山百公里挑战赛」公告。报名截止只剩3天,山百奖池里闪着光的公里碳纤维公路车和五位数奖金,让我心跳突然漏了一拍。挑战

手指悬在报名按钮上时,从报脑子里两个小人正在打架:

  • 理性派:上次骑共享单车去超市都喘得像风箱
  • 热血派:现在不疯狂难道等老了坐轮椅摇旗?名表

最终在「大不了骑不完就当春游」的自我安慰中,咬牙支付了888元报名费。到冠没想到这个决定,龙脊让我经历了人生最充实的山百180天。

二、公里菜鸟训练计划大公开

1. 装备入门课

烧钱指数必要装备我的挑战选择
★★★★★公路车二手铝架+105套件(省下7000)
★★★骑行裤带硅胶垫的专业款(屁股感谢我)
水壶架便利店9.9元塑料款

2. 训练魔鬼周记

跟着《自行车训练圣经》制定计划,才发现自己有多天真:

  • 周一:20km匀速骑→实际累到在路边摊吃炒粉
  • 周三:爬坡训练→推车上山被晨练大爷嘲笑
  • 周六:80km耐力骑→回家时腿抖得像筛糠

3. 那些教练不会说的从报秘密

三个月时遇到瓶颈期,某次夜骑偶遇省队退役的老张,他教我三个绝招:

  1. 蜂蜜水替代运动饮料(省钱又抗饿)
  2. 爬坡时默念「山顶有火锅」自我催眠
  3. 给爱车取个名字(我管我的坐骑叫「二狗」)

三、比赛日的肾上腺素风暴

清晨5点的出发点,200多辆战车蓄势待发。我嚼着能量胶,注意到几个危险人物:

  • 穿连体服的瘦高个(后来才知道是卫冕冠军)
  • 骑闪电S-Works的大叔(装备压制型选手)
  • 戴猫耳头盔的妹子(千万别小看女骑手)

1. 生死前50公里

出发时被挤到中后段,眼看着大集团越拉越远。想起老张教的「吸尾流」战术,死死咬住前面卡车的破风区。到补给站时,运动相机拍到我的脸已经糊满盐粒。

2. 魔鬼坡的救赎

在8km连续上坡段,听到此起彼伏的链条呻吟声。某个弯道突然飘来蛋炒饭的香味,原来是路边农家在做饭。靠着这阵饭香,我竟然连超12人。

3. 最后10公里的博弈

当码表显示剩余里程进入个位数,前五名形成突围集团。我盯着卫冕冠军的后轮,突然发现他水壶快空了。在最后一个弯道,用尽最后力气发动进攻...

四、冲线后的奇妙24小时

颁奖台镁光灯亮起的瞬间,我还在恍惚中。直到礼仪小姐递来那个1.5kg重的奖杯,才被冰凉的触感拉回现实。后来发生的事情更魔幻:

  • 俱乐部要把我的破车放进荣誉室(我坚持要留着「二狗」)
  • 收到运动饮料代言邀约(可惜要求剃光头没谈拢)
  • 在贴吧被叫「爆缸哥」(因为完赛服真的渗血了)

此刻窗外又飘起梧桐叶,新赛季的报名通道即将开启。我把洗得发亮的号码布收进抽屉,给「二狗」换上崭新的轮胎。远处山路上,某个菜鸟正笨拙地压着弯,阳光在他的头盔上跳跃,像极了我去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