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日方舟遇上小机器人:一场奇妙的小机战术实验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卡住的器人CE-5关卡,突然冒出个荒诞念头:要是明日能造个会玩《明日方舟》的小机器人该多好。这个想法像源石虫似的小机在脑子里乱爬,索性打开文档开始瞎琢磨——反正明天早会还能靠咖啡续命。器人

为什么需要游戏机器人?明日

上周三我亲眼看见隔壁工位的程序员老张,用Python脚本自动刷完了剿灭作战。小机当时他显示器上那些规律移动的器人干员图标,像极了小时候看的明日发条玩具。这破事让我意识到两件事:

  • 重复性操作真的小机会把人逼疯(我已经连续三周在LS-5刷固源岩了)
  • 现有脚本根本谈不上「智能」,充其量算电子傀儡

真正的器人游戏机器人应该像资深刀客塔那样,能根据战场情况临时调整策略。明日比如在H7-4突然遭遇浮士德时,小机懂得把夜莺的器人技能留到第三阶段。

技术实现的明日魔鬼细节

去年谷歌的《星际争霸2》AI「AlphaStar」用了384块TPU训练,但咱们穷鬼方案得另辟蹊径。经过半个月的文献挖掘(主要是在arXiv和B站教程里扒拉),我整理出几个关键模块:

功能模块民用级解决方案精度损失
图像识别OpenCV+自定义图标库约15%(会认错精英怪)
决策逻辑改进版蒙特卡洛树搜索战术多样性下降
操作执行安卓模拟器+ADB指令部署速度慢0.3秒

最头疼的是费用问题。用AWS的GPU实例训练模型的话,等于是用合成玉烧钱——我上次试跑三天就收到了$237的账单,吓得赶紧改用了本地显卡,虽然慢得像龟龟开技能。

那些令人崩溃的bug

上个月测试版机器人闹出的笑话能写本《罗德岛糗事录》:

  • 把医疗小车当近卫干员往前线塞
  • 在突袭5-3疯狂重复部署-撤退-部署的死亡循环
  • 对着空降兵喊出蜜蜡的语音指令(这俩CV都是悠木碧啊喂)

最绝的是有次它把阿米娅和驴肉火烧的图片搞混了,导致系统在采购中心下单了二十份外卖。现在办公室冰箱里还冻着那些罪恶的宵夜。

伦理与规则的灰色地带

某天深夜和鹰角客服扯皮时,对方甩出《终端用户协议》第4.2条:「禁止任何形式的自动化游戏行为」。但有趣的是,他们默许了连点器和宏命令的存在——这个微妙的态度就像凯尔希对待博士那样充满矛盾。

参考2022年《游戏AI伦理白皮书》的观点,目前业内对「辅助型AI」的界定依然模糊。就像我的机器人虽然能自动刷素材本,但遇到危机合约新图还得我亲自上手,这种半吊子状态反而最安全。

凌晨四点的显示器蓝光里,看着机器人笨拙地尝试代理指挥。突然想起第一次带萌新打龙门市区时,她紧张到把能天使放在重装位的样子。技术或许能复刻操作,但永远替代不了那种手忙脚乱的温度。

窗外早班公交已经发动,咖啡杯底积了层冷掉的残渣。下次或许该试试教机器人泡咖啡?毕竟比起源石虫大军,办公室的咖啡机才是真正的终极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