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明珠中心大厦的历史演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规划与设计阶段(1980年代)

    • 1980年代,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一时期,上海市政府开始规划在浦东新区建设一座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 1985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方案正式确定,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和日本日建设计公司共同设计。
  2. 建设阶段(1990年代)

    • 1991年7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正式开工建设。
    • 1995年5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竣工并对外开放,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 功能拓展与升级阶段

    •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不仅是通讯塔,还集成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内的设施和服务不断升级,例如增加了观光层、旋转餐厅、太空舱等。
  4. 文化象征与旅游地标阶段

    •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为上海的文化象征,代表着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成就。
    • 作为上海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5. 记录城市发展变迁阶段

    •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见证了上海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从一片农田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
    • 如同姚建良的摄影作品所展示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也成为了记录上海城市变迁的重要视觉符号。
  6. 与上海其他地标建筑的互动

    •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与上海其他地标建筑如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 这些地标建筑相互映衬,共同展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蓬勃生机。

综上所述,上海东方明珠中心大厦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规划、建设到功能拓展、文化象征,再到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