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其历史沿革如下:

  1. 策划阶段(1983年):1983年8月25日,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局长邹凡扬提出利用外资建造新电视塔的设想,并向市长汪道涵及国家广播电视部领导进行汇报。

  2. 正式提出(1984年):1984年3月25日,市长汪道涵在上海市八届二次人代会上正式提出新建电视发射塔的计划。同年,上海市外经贸委批复同意中外合作建设经营400米广播电视塔的建议。

  3. 选址论证(1984年-1985年):经过反复勘察和研究,决定选址在浦东陆家嘴沿江至浦东公园一带。1984年8月23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报选址意见。1985年3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对选址进行了详细论证,并于同年5月,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同意在陆家嘴建设新电视塔。

  4. 建设准备(1985年下半年起):建塔工程的申请立项、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和资金筹措等实质性工作开始。得到了国务院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批准和支持。

  5. 建设过程(1991年-1995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于1991年7月动工建设,经过近四年的建设,1995年5月投入使用。

  6. 投入使用后(1995年至今):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作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不仅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覆盖半径80公里,而且成为了上海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建成不仅提升了上海的文化形象,而且推动了浦东新区的开发,加速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