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还在玩三国杀?当代这破游戏到底有什么魔力
凌晨两点半,我第17次被朋友的年轻闪电劈中时突然意识到——这破纸牌游戏居然让我们这群985毕业生像小学生似的吵了半小时。更离谱的人玩是,第二天上班摸鱼时,国杀群里又开始约晚上开黑。当代
一、年轻这玩意儿怎么还没凉透?人玩
上次在桌游店看到几个初中生熟练洗着风火林山扩展包,我差点把奶茶喷出来。国杀要知道这游戏可是当代2008年诞生的,比他们用的年轻智能手机年纪都大。
根据游卡工作室去年偷偷流出的人玩数据(后来秒删的那条微博):
日活用户 | 15-25岁占比 | 大学生浓度 |
62万 | 73% | 每局平均1.3个赶论文的 |
1. 线下店老板的观察实录
常去的那家桌游店老板老张说:"现在年轻人来玩分三种:
- 团建被迫营业的,基本玩两局就改玩狼人杀了
- 真硬核玩家,国杀能为了界左慈的当代强度吵到打烊
- 情侣,女方通常第三回合就开始玩男朋友手机
二、年轻当代年轻人的人玩奇怪打开方式
现在谁还正经玩身份场啊?我们早开发出各种邪道玩法:
考研版规则:抽到内奸必须全程假装忠臣,演到最后的能获得"国家一级演员"称号。上次法学院那小子靠这手拿了全胜,第二天民法考试直接挂科。
养生局:禁用所有锦囊牌,主打一个谁动脑子谁就输。适合凌晨三点困得睁不开眼,但非要硬撑的倔驴们。
2. 线上版的迷惑行为大赏
手游版公屏永远在发生这些事:
- ID叫"江东小白板"的玩家疯狂抢主公
- 秒选张春华然后挂机的
- 用改名卡把武将名改成前男友名字的
最绝的是上次遇到个学术流派,非说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应该免疫火杀。我们查了半小时裴松之注,最后发现这货是卖二手教材的。
三、为什么是三国杀而不是别的?
试过十几个桌游后,我算是明白了:
狼人杀 | 太费嗓子 | 第二天还要开会 |
剧本杀 | 费时间 | 凑不齐人 |
麻将 | 费钱 | 不会算番 |
三国杀 | 费朋友 | 但朋友多 |
心理学教授王某某在《游戏与社会行为》里提过(这书绝版了别找我借),这种半策略半社交的游戏最适合当代年轻人——既能假装动脑子,又能理直气壮浪费时间。
3. 社恐患者的福音
我那个宁愿饿死也不肯打电话叫外卖的室友,在游戏里用SP赵云大杀四方时,居然开麦喊了句"杀得好"。虽然马上又恢复了沉默,但我们已经决定每周五用游戏帮他做脱敏治疗。
反观某次玩《我是大老板》,他因为要当面谈判,躲厕所装了半小时腹泻。
四、厂商比我们更懂摆烂
游卡这些年出的武将越来越离谱:
- 能复活队友的华佗(医学奇迹)
- 会分身的左慈(量子力学)
- 发动技能要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诸葛亮(劝退学渣)
但年轻人就吃这套。经济学专业的学弟算过,为武将氪金的边际效用比买皮肤高30%——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下个扩展包会不会出个能秒杀全场的丈母娘角色。
凌晨三点十七分,手机突然弹出好友邀请。看着屏幕上"您的账号已被闪电劈中183次"的成就提示,我默默点了准备。毕竟明天早会可以补觉,但界徐盛的限定皮肤过期可就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