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的风靡互联网社交产品,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微信、时的社交QQ或者微博。网站但在十几年前,回忆有一个名为51.COM的风靡网站,曾是时的社交无数80后、90后网民心中的网站"网红平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充满时代印记的回忆社交网站。

它从哪儿来?风靡

2005年8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一间普通办公室里,时的社交庞升东带着20多人的网站团队,悄悄上线了这个以数字命名的回忆网站。最初它被定位为"校友录升级版",风靡想让人们更方便地找到老同学。时的社交当时的网站登录界面还是朴素的蓝白配色,功能也简单到只有相册、日志和留言板。

发展轨迹中的关键节点

  • 2006年:用户突破1000万,推出"51秀"虚拟形象系统
  • 2008年:获得巨人网络5100万美元投资,开始向游戏转型
  • 2010年:注册用户数达到1.5亿,达到巅峰时期
  • 2015年:推出移动端APP"51+",尝试社交+直播模式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功能

在社交网络还是新鲜事物的年代,51.COM给用户带来了不少惊喜体验。记得那时候最流行的是个性空间装扮,大家会花几个小时挑选背景音乐、调整模块布局。还有这些经典功能:

  • 火星文转换器(把普通文字变成符号文字)
  • 访客记录查看(知道谁来过你空间)
  • 花藤养成游戏(每天浇水互送鲜花)

同时代社交平台对比

平台成立时间核心功能用户画像
51.COM2005空间装扮+轻度社交游戏三四线城市青少年
人人网2005实名制校园社交高校学生群体
QQ空间2005即时通讯延伸服务全年龄段用户

为什么没能成为常青树?

当年和它同期起步的QQ空间,靠着QQ的社交关系链持续发展。而51.COM在2010年后逐渐淡出主流视野,这背后有几个重要原因:

  • 过度依赖网页游戏收入
  • 移动互联网转型迟缓
  • 用户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的51.COM在做什么?

如果你现在打开官网,会发现它变成了游戏社交平台。保留着部分社区功能的主要运营着《51新炫舞》《51传奇》等网页游戏。2021年推出的"51人脉"小程序,试图用职场社交重新切入市场。

窗外的蝉鸣让人想起2008年的夏天,那时无数少男少女坐在网吧里,精心装扮着自己的51空间。虽然它不再是社交舞台的主角,但那些彩色闪动的留言、精心设计的头像,还有互踩空间的青涩时光,都封存在一代网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