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视基础数据获取与录入

1. 行情数据查看

在“行情”模块中,财经实时查看股票、客户基金、端手债券等资产的机版价格波动,获取历史K线图和分时数据。何进合绩支持沪深主板、行投效评创业板、资组新三板等多市场数据查询。央视

  • 操作路径:进入“行情” → 搜索或添加自选投资标的财经 → 查看详细报价页面的技术指标(如MACD、RSI等)。客户
  • 2. 组合信息录入

    虽然央视财经客户端未提供直接的端手投资组合管理工具,但可通过“自选股”功能模拟组合管理:

  • 添加所有持仓标的机版至自选股列表,并手动记录买入时间、何进合绩成本价、行投效评持仓量等信息。
  • 二、关键绩效指标计算

    1. 收益分析

  • 总回报:根据自选股的累计涨跌幅,结合持仓量计算组合整体收益。计算公式:
  • [总回报 = sum((当前价格

  • 成本价) × 持仓量)]
  • 年化收益率:若需长期评估,可使用“年化”功能查看标的的年均回报率(需手动计算或借助Excel工具)。
  • 2. 风险指标评估

  • 波动率(标准差):通过标的的历史价格波动数据,评估组合的波动风险。高波动性资产需谨慎配置。
  • 最大回撤:手动记录组合净值的历史峰值与谷值,计算最大跌幅。公式:
  • [最大回撤 = (峰值

  • 谷值) / 峰值 × 100%]。
  • 3.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

  • 夏普比率:衡量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需结合无风险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和组合标准差计算。
  • 索提诺比率:仅考虑下行风险,适合高波动性组合的评估。
  • 三、与市场基准对比

    1. 选择基准指数

    在“行情”中搜索并添加基准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等),对比组合收益与市场整体表现。

  • 操作示例:若组合以股票为主,选择沪深300作为基准;若含债券,可叠加中证全债指数。
  • 2. 超额收益(Alpha)分析

    手动计算组合收益与基准收益的差值,评估主动管理能力。若长期跑赢基准,表明策略有效。

    四、辅助功能与工具

    1. 新闻与政策分析

    通过“要闻推送”和“原创新闻”模块,获取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动态,辅助判断组合调整方向。例如,政策利好某行业时,可增加相关标的配置。

    2. 技术指标参考

    利用内置的MACD、RSI、成交量等工具,判断个股买卖时机,优化持仓结构。例如:

  • MACD金叉: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可能为买入信号。
  • RSI超卖(<30):标的可能被低估,存在反弹机会。
  • 3. 数据导出与深度分析

    若需更复杂的绩效归因(如Brinson模型),建议将历史数据导出至Excel或专业工具(如Pyfolio库)进行归因分析。

    五、定期监控与调整

    1. 设定监控频率

    根据投资目标选择评估周期(如季度或年度),通过“自选股”动态跟踪组合表现。

  • 长期投资者:关注5年、10年年化回报。
  • 短期交易者:侧重月度波动与回撤控制。
  • 2. 再平衡操作

    当资产比例偏离目标配置时(如股票占比过高),通过“行情”模块分析标的估值,适时调仓以降低风险。

    注意事项

  • 数据局限性:央视财经客户端未提供自动化的组合绩效计算工具,需依赖手动记录与计算。
  • 工具补充:建议结合券商APP(如moomoo、彭博PORT工具)进行自动化指标分析。
  • 政策敏感性:通过“7×24快讯”实时关注政策变动,及时规避行业风险。
  •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在央视财经客户端内完成基础绩效评估,并结合外部工具深化分析,优化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