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花开始画蛋仔派对:一个手残党的小花逆袭实录
凌晨两点半,我第13次用橡皮擦蹭破素描纸的画蛋时候,突然想起闺蜜上周的仔派嘲笑:"你画蛋仔像被门夹过的糯米糍。"这不能忍。对图作为《蛋仔派对》开服玩家,小花我可以菜,画蛋但不能认输。仔派
一、对图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小花绘画坑
刚开始照着游戏截图临摹时,总觉得自己画的画蛋是变异品种。后来发现几个致命问题:
- 圆规依赖症:蛋仔身体不是仔派标准圆,而是对图上窄下宽的鸡蛋形
- 表情灾难:游戏里豆豆眼间距约等于1.5个眼宽
- 配色玄学:官方色卡用马克笔根本还原不出来
错误类型 | 翻车现场 | 补救方案 |
头部比例 | 像长瘤子的土豆 | 先画十字定位线 |
手脚位置 | 仿佛刚做完截肢手术 | 记住"3/4身高手长"定律 |
1.1 被低估的草稿阶段
有天看游戏原画集才恍然大悟,专业画师会用动态线确定姿势。小花现在我的画蛋起稿流程变成:
- 画个歪倒的鸡蛋
- 腰部加条波浪线表现扭动感
- 用火柴人标四肢角度
(橡皮屑突然飞进咖啡杯...算了就当加奶盖)
二、工具选择困难症实录
试过数位板、仔派iPad、甚至手机指绘,最后回归铅笔+马克笔的原始组合。不是情怀,纯粹因为:
- Ctrl+Z用多会丧失敬畏心
- 水彩纸纹理能掩盖线条抖动
- 马克笔叠色3层以上会有蜜汁浮雕感
最近发现彩铅打底再涂马克笔,能画出游戏里的毛绒质感。当然也可能是我近视加深产生的错觉。
2.1 关于笔触的玄学
描边线要断断续续才生动,这个技巧是从《蛋仔派对美术规范》里偷学的。官方管这个叫呼吸感线条,我的理解是:假装自己手抖得很艺术。
画腮红时用棉签晕开,比直接涂更接近游戏里的柔光效果。上次用这个方法,终于把"流泪蛋仔"画出了破碎感而不是像中风。
三、从临摹到魔改的进化
当能10分钟画出标准蛋仔后,开始尝试魔改:
- 给摇滚蛋仔加死亡重金属烟熏妆
- 把锦鲤款改成火锅底料配色
- 让学霸眼镜蛋仔捧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有次把彩虹糖皮肤画成融化的样子,被朋友误认为新出的"化掉蛋仔"限定款。这可能是我绘画生涯的巅峰时刻。
现在书架上堆着37张失败作,最满意的是那张跳广场舞的凤凰蛋——虽然我妈说像拔毛的火鸡。凌晨三点半,第14张线稿终于有点像样了,就是右手看起来还是像泡发的鸡爪。
(隔壁传来磨牙声,才想起合租室友明天要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