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春天,从监我蜷缩在东北某看守所的狱到雨林硬板床上,用指甲在石灰墙划下第427道刻痕。人生那时绝对想不到,轨迹二十年后自己会趴在亚马逊河岸边,妙转屏息记录箭毒蛙的从监繁殖行为。

人生岔路口

那年我23岁,狱到雨林因为参与盗猎东北虎被判刑7年。人生记得入狱那天飘着雪,轨迹警车在结冰路面打滑,妙转就像我当时失控的从监人生。在监区图书馆,狱到雨林我偶然翻到本《国家地理》杂志,人生封面上火烈鸟群飞过乞力马扎罗雪山的轨迹画面,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的妙转冰棱。

时间1998年2018年
每日活动范围27㎡监舍80公里雨林徒步
随身物品编号胸牌GPS定位器
观察对象看守手势动物迁徙路线

铁窗里的启蒙课

2001年遇到老周彻底改变了我。这个因误判入狱的地质学家,教会我用搪瓷碗底当凸透镜观察蚂蚁。我们收集的监狱昆虫标本,后来被收录进《中国北方昆虫图鉴》(2003年版)。

  • 用牙刷柄雕刻的等高线模型
  • 用饭粒黏合的纸质地球仪
  • 用报纸边缘绘制的星图

走出高墙的第一课

2005年出狱当天,我在火车站买了本《野外生存手册》,转身钻进长白山。头三天就遇上熊瞎子,反而让我想起监狱放风时总在墙角晒太阳的那只老猫。

在零下20℃的雪洞里,我发现个有趣现象:松鸦储存橡果的位置,居然和狱友藏烟的位置选择规律相似。这个发现后来成了我第一篇论文的雏形。

雨林生存指南

2012年跟着科考队进亚马逊,我自制的藤蔓止血带比队医的橡胶带更好用。这手艺还是跟监狱医务室的老张学的,他总说:"约束和庇护就隔层纱布。"

技能来源监狱时期探险应用
磨镜片用搪瓷碗观察放风时间制作简易显微镜
听声辨位判断看守巡逻路线追踪动物活动
物品修复修补囚服维护探险装备

意外发现

2017年在婆罗洲,我注意到某种藤蔓的缠绕方向与监狱铁栅栏阴影的变化规律存在某种关联。这个看似荒诞的联想,最终帮助团队预测了红毛猩猩的迁移路线。

  • 用囚室灯光周期对照月光对夜行动物的影响
  • 将狱中时间感知训练转化为丛林方向感
  • 把监舍空间记忆法用于洞穴测绘

现在我常驻刚果雨林监测站,窗外黑猩猩的叫声和当年监狱的起床哨音混在记忆里。上次发现的新种蜥蜴被命名为铁窗攀蜥,算是对那段特殊岁月的致意。

清晨的露水从棕榈叶尖坠落,正好打在翻开的工作日志上。墨水晕染开的字迹间,几只行军蚁正沿着我年轻时刻在墙上的那些直线,走向未知的丛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