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说“别骂王者荣耀”?别骂这事儿得从头捋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便利店吃关东煮刷微博,荣耀又看见#王者荣耀该不该骂#的别骂热搜。玻璃门上突然映出自己挂着黑眼圈冷笑的荣耀脸——这话题都吵了七年了,怎么还有人把锅全扣在游戏头上?别骂
一、最早说“别骂”的荣耀居然是个大学教授
2017年王者荣耀日活破5000万时,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黄心渊在《光明日报》的别骂采访里说了段大实话:“家长把教育失败归咎于游戏,就像减肥失败怪卖馒头的荣耀”。当时报纸电子版评论区直接被家长冲垮,别骂但翻他履历会发现,荣耀这老头带团队做过严肃历史游戏《抗战》,别骂是荣耀真懂行的。
- 2017年6月数据:王者注册用户2亿,别骂其中12岁以下占比4.5%
- 同期报道:杭州某中学没收手机发现,荣耀92%学生装了王者
记得当时有个神评论:“当年说武侠小说毁掉一代人的别骂,和现在骂王者的是同一批人”。这话虽然极端,但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人总得找个情绪出口。
二、游戏主播们的“魔幻现实主义”
张大仙2019年直播时突然下播,原因是观众里小学生太多。后来他在虎扑发长文:“别骂游戏了,该管管那些让孩子偷刷父母银行卡买皮肤的人”。这话其实埋着个行业潜规则:
年份 | 未成年充值投诉量 | 实际退款率 |
2018 | 1.2万件 | 37% |
2021(防沉迷新规后) | 4300件 | 89% |
有个细节特别讽刺:2020年某主播教“怎么绕过防沉迷”的视频,点赞最高的评论是“感谢教程,我爸再也不能用未成年人模式查我战绩了”。你看,技术从来是中性的,刀能切菜也能伤人。
三、那些意想不到的“护王者”群体
去年在成都网约车上和司机老陈唠嗑,他方向盘上贴着王者公孙离车贴:“这游戏救过我儿子——抑郁症休学那年,全靠战队里几个大学生天天开语音陪他聊天。”后来查资料发现:
- 北京回龙观医院2021年研究显示,适度MOBA游戏对缓解轻度抑郁有显著效果
- 但前提是日均游戏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
更魔幻的是山区支教老师王磊的案例。他在甘肃用王者荣耀教数学:“程咬金血量5400,每秒回血2%,请问多久回满?比课本上的水池进水出水题直观多了”。这事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后,评论区分成两派吵了三千多条。
四、我们到底在骂什么?
写到这里烟灰缸已经堆满了,突然想起2018年腾讯大厦门口举牌“还我孩子”的那个父亲。后来媒体深挖发现:他家孩子充值18万买的皮肤,其中14万是给同学代充赚差价。这事特别典型地暴露了三个问题:
- 家庭教育缺失下的消费观畸形
- 游戏社交化的衍生黑产
- 维权渠道的信息差
知乎有个高赞回答说得狠:“有些人自己活在手游里,却指望孩子活在教科书里”。根据《2022中国城市家庭教养方式调查报告》,每周陪孩子运动/阅读不足3小时的家庭,孩子游戏沉迷率高出214%。
凌晨四点电脑快没电了,最后扯个冷知识:王者团队2017年就被迫做过“荆轲不是女性”的说明,因为太多初中生以为历史人物就是游戏里那样。你看,当游戏成为知识来源本身,该慌的到底是游戏公司还是教育系统?便利店微波炉“叮”的一声,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