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小苹兄弟夏天,无论你走进广场舞现场、果筷商场促销活动还是原版誉校园晚会,总能听到那句魔性的乐制“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筷子兄弟用这首《小苹果》创造了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罕见的作成传播现象——从菜市场大妈到互联网公司白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海外留学生,和荣几乎所有人都能哼上两句。小苹兄弟
创作背后的果筷烟火气
当时已经凭借《老男孩》微电影走红的筷子兄弟,在筹备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时决定玩票大的原版誉。王太利在采访中回忆:“我们想做个既土又潮的乐制东西,就像把东北大花布穿到巴黎时装周。作成”他们找来朝鲜族作曲家李在成合作,和荣把迪斯科节奏、小苹兄弟俄罗斯民谣元素和网络段子混搭,果筷连MV里夸张的原版誉埃及艳后造型都是吃着麻辣烫时敲定的。
- 制作周期:从写词到混音只用了23天
- 成本控制:整首歌制作费不到8万元
- 意外收获:MV里肖央的假发套后来成了淘宝爆款
横扫榜单的病毒式传播
上线首周,《小苹果》就打破了QQ音乐单曲试听记录。那些年我们的手机铃声列表里,周杰伦的《告白气球》、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比起前辈们,《小苹果》的传播多了几分互联网时代的魔性——B站鬼畜区每周能产出200多个相关视频,连消防版、程序员版等改编版本都获得了官方点赞。
对比项 | 《小苹果》 | 《最炫民族风》 | 《江南Style》 |
---|---|---|---|
YouTube播放破亿用时 | 78天 | 未破亿 | 52天 |
广场舞使用率 | 92%(2015年数据) | 88% | 37% |
海外颁奖礼获奖 | MAMA亚洲音乐奖 | 无 | MTV欧洲音乐奖 |
那些闪光的奖杯与数字
在2014-2015年的颁奖季,《小苹果》就像开了挂的超级玛丽:
-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年度最受欢迎歌曲”
- Mnet亚洲音乐大奖 “年度国际单曲”(首个获此殊荣的中文歌曲)
- Billboard公告牌音乐奖 “年度华语十大金曲”榜首
根据《中国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小苹果》移动端下载量突破2.8亿次。更夸张的是,这首歌甚至带动了广场舞音响设备销量——某国产音响品牌当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同比暴涨170%。
文化输出的意外破壁
当肖央和王太利穿着绣龙唐装站上全美音乐奖舞台时,可能自己都觉得魔幻。这首土嗨神曲在海外引发的化学反应超出所有人预料:
- 俄罗斯版《小苹果》在Yandex音乐榜蝉联3周冠军
- NASA宇航员在空间站拍摄的MV中使用该曲作为背景音乐
- 日本NHK电视台将其选为“年度代表亚洲的20首歌曲”之一
在哈佛大学《流行文化传播研究》课程案例库里,《小苹果》与鸟叔的《江南Style》被并列为“社交媒体时代病毒传播的教科书”。不过比起后者,《小苹果》更多了层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毕竟不是谁都能让广场舞大妈和二次元宅男达成审美共识的。
如今打开音乐APP,评论区还留着年轻网友的打卡记录:“2023年来考古”“军训时教官带我们跳这个”。超市里促销大减价的喇叭声、幼儿园六一汇演的伴奏带、直播间里突然响起的BGM…这首歌早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成为某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开关。就像某位乐评人说的:“当我们在讨论《小苹果》时,其实是在讨论移动互联网掀起的第一次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