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画蛋仔派对的画蛋弹法图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在游戏里被弹飞时突然想通了——这破游戏的仔派物理引擎绝对有规律可循!于是对的弹法翻出压泡面的数位板,边啃干脆面边研究怎么把蛋仔的画蛋弹跳轨迹画明白。下面这些干货,仔派可能比你家楼下早餐铺的对的弹法油条还实在。
一、画蛋先搞懂游戏里的仔派"弹簧腿"机制
这游戏的角色就像装了隐形弹簧,每次起跳都带着谜之弹性。对的弹法实测发现三个关键数据:
- 基础弹跳高度≈角色身高的画蛋1.8倍(平地无加速状态)
- 滞空时间和体重成反比,轻量级角色能多飘0.3秒
- 碰撞反弹衰减率每次碰障碍物会损失35%动能
记得上周用彩虹糖皮肤测试时,仔派在蜂蜜沼泽地图弹起来特别诡异——后来发现粘稠地形会让初始速度降低20%,对的弹法但反弹高度反而增加15%。画蛋所以画图前得先确认地形参数。仔派
二、对的弹法准备工具比选课还重要
工具类型 | 推荐选择 | 避坑提示 |
绘图软件 | SAI2/PS笔刷预设 | 别用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曲线工具能让你怀疑人生 |
参考素材 | 游戏内录像+物理引擎手册 | 那些营销号做的动图很多参数是错的 |
辅助设备 | 带压感的数位板 | 鼠标党画抛物线会画到腱鞘炎发作 |
我用的笨办法是开着游戏录屏,用0.25倍速逐帧分析落点。虽然头两天看得快吐了,但后来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弹道曲线。
2.1 软件设置小技巧
在PS里这么调能省一半时间:
- 建三个图层分别画初始轨迹、碰撞修正和最终落点
- 把笔刷流量调到65%左右,画出来的线条自带速度感
- 开启"对称标尺"功能,遇到旋转平台时能自动镜像轨迹
三、实战画法分解
拿经典地图翻滚楼梯举例,最让人崩溃的连续弹跳区其实有固定套路:
- 起跳阶段:用浅色画45°斜线,长度控制在2cm(对应游戏内3个身位)
- 最高点:标记红色小叉,这里要预留15%宽度给随机波动
- 下落线:改用深色画,遇到斜坡要突然加粗表现加速
- 碰撞点:画个不闭合的椭圆,开口方向就是反弹角度
昨晚帮室友画齿轮擂台的示意图时发现,当角色重量超过200kg(比如用了机甲皮肤),下落轨迹会变得更陡——这时候要把线条画得更短更直,像用尺子比着画那样。
3.1 特殊地形处理
有些阴间地形需要额外注意:
- 弹跳床:轨迹线末端要突然上扬,像被鱼钩拽起来似的
- 移动平台:用虚线画辅助线标出平台运动方向
- 风扇区:画三四条渐变色轨迹表示风力干扰
四、常见错误自查清单
这些坑我基本都踩过:
- 把抛物线画成直线(游戏里其实有空气阻力)
- 忽略角色翻滚时的额外位移
- 忘记标注地形材质(冰面滑行距离是普通地面的2倍)
- 用太鲜艳的颜色导致打印时糊成一团
有次交作业前才发现把香蕉皮的滑动轨迹画反了,结果全组人照着图跳都栽进水里...现在学乖了,画完会拿茶叶罐当角色在纸上模拟走一遍。
五、给懒人的偷懒秘籍
要是明早就要交图:
- 直接截图游戏画面当底图
- 用钢笔工具描关键轨迹
- 重点标注起跳点、最高点和危险区域
- 用不同线型区分建议路线和死亡路线
咖啡喝到第三杯时突然顿悟,其实玩家最需要的不是精确到像素的图纸,而是能一眼看懂的傻瓜路线。就像我室友说的:"只要告诉我往哪跳能活下来就行,牛顿定律关我屁事!"
画到后来发现,那些歪歪扭扭的修正线反而比标准抛物线更实用——毕竟游戏里随时可能被猪队友撞飞。最后分享个玄学发现:用蜡笔质感的笔刷画出来的轨迹图,实战成功率莫名比精细图纸高20%,可能因为大脑会自动脑补弹性?
(凌晨四点二十七分,保存文件时发现忘了标弹簧床的压缩系数...算了反正也没人看这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