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和桥是一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的著名景点。它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最初是一座木桥,因位于安河之上,取“安澜太平”之意,命名为“安和桥”。后来在乾隆年间,这座木桥被改建为石拱桥,因此也俗称“罗锅桥”。1963年,安和桥因暴雨袭击而重建,变成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桥。

安和桥之所以成为知名景点,不仅因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还因为它与一首非常著名的民谣歌曲《安和桥》紧密相关。这首歌曲由民谣歌手宋冬野创作,收录在他2013年发行的专辑《安和桥北》中。歌曲中描述了安和桥下清澈的水,以及与童年和奶奶的美好回忆,使得安和桥因其背后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尽管安和桥因为这首歌而声名鹊起,但实际上,桥下的河水并不清澈,与歌曲中的描述有所出入。尽管如此,安和桥依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北京的一个网红地标。

此外,安和桥附近还有节制闸,距离颐和园北宫门约0.5公里,它在正常水情下向颐和园昆明湖输水,在山洪暴发时则向清河排洪。这一带在历史上水资源丰富,山泉众多,但同时也存在山洪暴发的风险。因此,安和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古代防洪、观测水情的重要地点。至今,北京市水务局在该地仍设有水文观测机构,夏季随时测量河水水位,以预防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