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翻三国杀技能库,国杀终于搞懂"墨守"是墨守谁的招牌了
凌晨两点半盯着电脑屏幕,突然想起朋友昨天问我的国杀问题:"三国杀里墨守到底是谁的技能啊?"当时随口回了句"好像是某个文臣的",结果半夜越想越心虚——这答案也太糊弄人了。墨守干脆爬起来翻资料,国杀把这事儿彻底整明白。墨守
先说结论:墨守是国杀国战专属技
揉着眼睛查了半天才发现,墨守根本不属于标准包武将,墨守而是国杀国战模式里孔融的锁定技。这个冷知识让我瞬间清醒——难怪平时打身份局从来没见过。墨守
孔融这个人物的国杀技能设计
国战里的孔融有两个技能:
- 名士:开局自带+1马效果
- 墨守:成为杀的目标时,若手牌数不小于体力值,墨守此杀无效
这个设计特别有意思:
技能名 | 历史梗 | 游戏效果 |
名士 | 建安七贤之首 | 自带防御距离 |
墨守 | 典故"墨守成规" | 手牌防御机制 |
为什么容易记混?国杀
打着哈欠整理资料时发现,容易搞混的墨守原因主要有三个:
- 国战武将池和标准包有重叠
- 技能名听着像文臣系(比如陈宫、荀彧)
- 墨守效果类似"八阵",国杀容易张冠李戴
特别要命的是,有些民间DIY卡牌会把墨守安给其他武将。有次在桌游吧就看到某山寨包把这个技能塞给了诸葛亮,害我记忆混乱了好久。
实战中的使用技巧
虽然困得眼皮打架,还是试着总结了几条使用要点:
- 保持手牌量是关键,桃子别乱吃
- 配合"名士"能形成双重防御
- 怕AOE和决斗,遇到张角要小心
记得有局残血孔融靠墨守硬扛了三轮,对面气得摔牌说这技能太赖皮。其实只要拆掉他两张手牌,墨守就废了。
技能背后的历史彩蛋
咖啡喝到第三杯,突然好奇设计师为什么选"墨守"这个词。翻《后汉书》发现孔融确实有守城经历,但更可能是借用"墨守成规"的典故——毕竟这位大佬最后因为太固执被曹操砍了。
凌晨四点的键盘声里,突然想到个冷知识:国战孔融的原画确实拿着毛笔和竹简,暗合"墨"字的双重含义。这种细节设计真的绝了...
窗外鸟叫了,文档字数停在2873。突然发现忘记查墨守的初版描述有没有改过,算了改天再补吧——反正现在至少能理直气壮告诉朋友,墨守真不是标准包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