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崂山风景区的地质构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年代和地层:南阳崂山地区地质年代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前震旦纪。地层主要由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组成,包括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等,这些变质岩分布在王哥庄镇、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
构造体系:南阳崂山属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一部分,是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其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
断块隆起: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在南阳崂山地区表现为一系列断裂,如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等,这些断裂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
花岗岩侵入:崂山花岗岩是崂山地质构造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始于白垩纪,是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岩浆在地壳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而成。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
地貌特征:崂山的地貌特征显著,包括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由于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许多石林、石峰、洞穴等景观。巨峰地貌特征的形成与周围岩石的多次古冰川作用、寒冻作用、融冻作用、风暴活动和重力崩塌作用密切相关。
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层在崂山地区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其中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岩石成分:崂山岩石的成分复杂,包括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这些岩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以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为主。
综上所述,南阳崂山风景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是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体,构造线以断裂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